有多少人是被二胎给耽误了工作?|环球讯息

来源:晴朗无云L时间:2023-06-13 17:11:19

在我上班的25年里,过的最幸福最快乐,也是状态最好,挣钱最多的年龄是33一42岁。

我37岁那年,工作正干得顺风顺水,我们已经拥有了两套房子。

老六想让我回来生二胎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我心情烦躁,和他讲道理,老六不听。

我妈也劝我:和你年龄差不多的人都生了,你的条件又没有他好,你不生,将来他跟你离婚了,看你怎么办?

我说不过老六,只好在工作正巅峰的时候辞职了。

半年后怀孕了,但最后出了点意外,从此我和老六再也没想过生二胎的事了。

我在家里耽搁了一年多,我原来工作的那家单位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虽然老板还邀请我再回去工作,但我想起自己当时辞职时的决绝,不好意思再面对同事和领导。

正好我家附近有个酒店要开业,规模定的是五星级标准,我也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只好放下脸面去酒店应聘,我在38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接触酒店。

在我的印象中在酒店上班就是当服务员,我没想到一个标准的五星级酒店,在工作人员最高峰,达到了1600多人的配置,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,酒店不单是吃饭,还有住宿,桑拿等配套设施。

我去应聘,负责招聘的人问我想干哪样工作?

我也不知道我能干哪样,因为我对酒店一窍不通,但我不喜欢熬夜。

我问他有没有长白班的工作?我说我会电脑。

招聘的人说:我们招文员要年轻一点的。

他推荐我去了后勤部门,说只有制服部不用上夜班,并且上班的时间是早八晚四。

我听这个工作时间还可以,但制服部具体干啥工作我也不懂。

招聘人员说:工作很简单,就是给新入职的员工发放合适的制服。

然后我就报名制服部,还接受了一个月的培训。

当我们部门经理第一次带我去培训中心的时候,部门已经招了16个人了,我算是最晚去的那一个。

那些同事里年龄最大的有52岁,最年轻的也30岁了,大多是附近的拆迁农民,家里没有田地可种了,正好在家门口找份工作干。

说真的我心里很难过,我从来没想过我在38岁的时候,还要与一帮初中毕业的农村大妈大姐为伍,我当年也是费了好大劲才跳出龙门,就因为自己盲目的辞职回家生二胎,结果一切又回到了解放前。

我不看好那份工作,我也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,那时候已经是12月份了,马上就要过年了,我想先过渡一下,等过完年再找合适的工作。

培训一段时间,我才知道制服部只是洗衣房的分部,这里主要清洗员工和客人的衣服,以及酒店的布草,制服部主要管理内部员工的服装。

培训结束的头一天下午,部门经理开始分派工作。

男同志分到洗衣组,主要负责操纵三台100公斤的水洗机,和两台大型烘干机。

几个中年大姐分到了平烫组,主要负责洗干净的布草熨烫和配送,全都是机械化操作,只需要人手工配合一下就行了,很多女同志都愿意干平烫组的工作,简单不累,也不需要动脑子,说白了也没有技术含量。

就像上山采茶叶一样简单,冬天在机房里上班非常暖和,就是夏天温度比较高,但也是能忍受的范围,机房非常大又在地下室,挨着停车场的入口,通风很好。

两个比较年轻漂亮点的负责干洗,因为她们要面客。

在酒店工作,我觉得很不好意思,也没有心思想长干下去,培训期间其他同事都打扮得漂漂亮亮,我就穿那一件咖啡色的小短袄,配了一条牛仔裤,骑着破自行车,也不化妆,也不愿意和同事们交流,每天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。

还有的同事会缝纫机,主动要求去制服部,那里是需要缝缝补补的。

经理第一天带我去培训教室的时候,让我做自我介绍,我站起来说:我叫某某某,初来乍到,请大家多多关照。

经理和同事们都轰的一声笑了,经理还说:你怎么搞的像个日本人一样,还多多关照呢。

我也不知道当初怎么就想起来这几句话。

我们部门经理是广东人,比我们的年龄都小,他那年才29岁,后来听他说是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各五星级酒店工作,有国家承认的技师证。

我也是在酒店工作后才第一次接触了广州人,还好经理会说普通话,我们的主管也是广州人,他说的话我们只能连蒙带猜了。

我们的老总也是广州人,他在大会上开玩笑地说:天不怕,地不怕,就怕听陈总讲普通话。

经理给同事们的工作差不多都分配完了,还有我和另一个大姐没有被点名到。

经理点我的名字,我站了起来,他说:我看过你的简历,你在ZF部门工作过,待人接物应该可以,制服部虽然是后勤部门,也是咱们整个洗衣房的窗口,要面对酒店所有的领导和员工,服务态度一定要好,语言还要得体。

我和另一个会裁缝的大姐就被分到了制服部。

上班第一天,从仓库里拉服装,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服装,简直比商场里面的还多,按领导的要求分门别类编号。

不得不说我们的经理虽然只有高中毕业,年龄也只有29岁,但他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是我喜欢的那种,快节奏高效率,这也为后来我俩的关系发展打下了很好的伏笔。

工作后我发现,为什么教练都不喜欢教老司机,而喜欢教一张白纸的小白。

我那17个同事里,有一部分人以前在酒店做过,换个酒店换个领导又换了工作方法,抱怨的人就比较多,他们最爱说:我们以前的酒店怎么怎么做?

经理就会反驳:既然跟着我干,就要按我的方法干,我这一套都是国标。

我因为啥也不懂,也没有先入为主的东西,反而比那些老手上手更快。

酒店定于二月底开业,新入职的员工有1600多人,每个人两套工服,在发放之前我们要按部门按职务进行编类,代码全都是英文,这也与我们经理一直在广州打工的经历有关,听那些同事说,他们以前在酒店上班,制服都是按汉语拼音来写的。

但是从汉语拼音转换成英文缩写,很多同事都不习惯,第一天编写制服就出了很多差错。

中午快下班的时候经理到制服部,随手看了一下我们正在编写的号码,问哪一部分是谁负责的,除了我负责的传菜部编号没有出错外,其他的都是搞笑百出。

经理转身去了办公室,把他的手提电脑拿过来,然后对我说:你负责看着电脑,每个人拿套衣服你告诉他们编号,不要重了,也不要弄错了,明天各部门就来领制服了。

说完经理又把我们制服部的领班给批评了一顿:你也是在酒店做过的,这么简单的工作都安排不好。

经理这么一规整,我们的工作进度就快了许多,差错也没有了。

我不但有时间控,有洁癖,还喜欢摆放整齐,就像我如果正坐在餐桌旁吃饭,不小心发现地上有点脏东西,我会立马放下饭碗,先把地面清干净再吃饭。

当大家把几千套衣服都编完号挂到架子上后,都去一边休息了,或者兴奋的聊天。

看着长短不齐的衣服,有的衣架口朝左有的口朝右,我又按号码从小到大排列了一遍,再把衣架都朝一个方向放,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整齐了。

我的这一举动,为我们第二天发放制服也省了不少功夫。

当餐厅经理带100多个服务员来领衣服的时候,虽然有七八个人在制服部帮忙,但还是手脚忙乱。

每个员工先领一套衣服,另一套存在制服房,下次他只需要报部门衣服的编号,就可以换下一套干净的衣服了。

餐厅经理见我们发放太混乱,窗口上吵哄哄的,就把我们部门经理叫过来,生气的说:你们后勤是怎么准备的,到现在还乱糟糟的,我上面马上要摆台了。

经理和主管都到制服部来了。瞧着我们一堆人拿着衣服,手忙脚乱,柜台上也乱七八糟的堆了好多衣服,有一部分衣服不合适又来更换。

我们经理气的直发火,其他同事都站在旁边不敢发放了,我对餐厅经理说:你先让女生按照高矮胖瘦排成一列,你在本子上登记员工的姓名,我给她们找衣服,领完一个打个对勾。

果然这个方法很凑效,第一波过来的5个女生瘦一些,个子都差不多,我给每人一套s号的衣服,让她们先套上,上衣合适,衬衣和裤子肯定合适。

我拿衣服,一个同事发鞋子袜子和头花,一个同事负责把发放过的衣服放在另一个架子上,避免重复发放出去了。

那天把1000多个员工的制服发放完,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。

第二天经理问我:员工的制服都发放完了,今天开始发放领班到总监的衣服,你们是怎么准备的。

这个问题他应该问领班才对,但领班站在一边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。

经理又发火了:你这领班是怎么当的,回答问题简明扼要,不要给我讲一堆的理由。

我说:高管的衣服都是量身定做的,按级别的大小,昨天编员工制服的时候,我已经看到你电脑上的文件了,每个部门空出来前十个号,留给总监到领班。

经理当时眼睛闪着光,认真的看了我两下,就笑了,他有南方人的热情,也有年轻人的调皮,他的眼睛又深又大,睫毛又长,看着有点像新疆人。

经理以前是不看好我的,我们刚去车间打扫卫生的时候,他当着同事的面批评我2次,我干粗活笨活确实出力不讨好。

经理私下对我说:你到底是跟过领导的人哈,都知道把前几个号留给领导。

我瞧他的态度不严肃,也笑着说:不但要把小号留给领导,领导来换衣服的时候还不能问他号,直接把他的衣服拿出来,显得对他更尊重。

经理说:每个部门记住前三个号就行了。

我说还是记住前五个吧。

他笑了笑说,这样更好。

昨天在给衣服编号的时候,我和同事们也起过争执,大家都说从一号开始比较省事,我想每个部门都会有好几个领导,领导的制服又是最后一天才领,把总监的衣服排到100号和1号还是有区别的。

领班对我有很大的意见,她觉得我抢了她的风头,可我工作的时候只讲效率和方法,这也是我的致命缺点。

标签:

资讯

行情

市场

配件